2001年起協助創辦人詹慧君、林庭妃從創業到經營,旗下擁有薰衣草森林、森林島嶼、桐花村、心之芳庭、好好、緩慢、緩慢尋路、漂鳥等八個品牌,也是國內文創業界少見的專業經理人。相信善意可以和績效共榮並存,著力於創造幸福企業。
設計是耳濡目染的事情,在我生長的年代,台灣並不重視這區塊,當時還在一個追求基礎生活供給和需求的狀況,整個社會較為實際,設計品都被稱為「高級品」。
除了價格高之外,過去大家對高級品有著不實用的印象。漸漸地,人們發現這些高級品得以解決「生活過於貧乏」的問題,讓種種被生活磨耗的趣味有喘息的機會,使人們從中獲得救贖,於是才建構起「設計品」的概念。
將近二十年前,北歐櫥窗剛到台灣,引進的歐洲居家設計品引起眾人廣泛討論,當時我被Philippe Starck的榨汁機吸引,驚訝的發現原來設計品是「可以脫離的」。一是它根本脫離原本使用的功能,試想,初見這設計沒有人會想到拿去榨檸檬汁啊!二是它讓使用者脫離了現實生活,在過程中有了想像。從這時候起,我開始關照設計品。
設計是「創造價值」的重要元素。以馬桶刷為例,刷馬桶原可能是件痛苦煩躁的事情,但當馬桶刷被設計成圓桌武士石中劍的造型,刷馬桶的我自覺變成了亞瑟王,這樣的設計便成功創造、重新定義刷馬桶的價值。
除去生活經驗影響,設計也有所謂的潮流趨勢。早期我會透過穿戴、使用特定設計品去表現個人特色,在「追設計」的過程中如同大量聽音樂般吸收各式各樣的設計可能,漸漸分辨出自己的喜好,成為選擇自己喜好設計的人,這時品牌的知名度與其鮮明特色倒不是自己首要考量,喜歡就好。
之前在未來市遊逛時,我注意到一和風攤位SHIMA SHIMA小倉縞縞,掛起的Simple Bag懸掛時的形狀與織品線條、色彩感都很是出色,整個袋包呈現日式邏輯,卻不單傳承傳統,適度地融入新一代的想法,展現這一代設計者為生活情境設想的貢獻。
如果它是一個傳統的包袱巾,這項商品美則美,卻會讓我傷腦筋「我該在何時使用它?」,Simple Bag的袋包設計正將悠遠的美感帶進現代,使傳統美的平易近人。
深淺底色中我相中黑底的Simple Bag,整體色調沈穩卻不沉悶。初視以為是麻布觸感,實際觸摸光滑如絲。印象中,小倉是一個被祝福的城市-1947年,它逃過了第二顆原子彈的攻擊。小倉地理位置靠海、天氣明朗,保有古代工業遺蹟卻不顯髒亂,是處充滿洋風和魂的所在。小倉織是江戶時代初期用來製作和服裙褲、腰帶的一種布料,而後小倉縞縞將小倉織延伸而來的設計,似乎也洋溢著明治末年連接大正時期的浪漫情懷。
繞了小倉攤車一圈,Simple Bag仍是我最鍾意的品項,它帶給我打包美好的想像,像是要去櫻花樹下野餐的閒適。如其名的簡約設計,從織品線條到肩揹手拿的垂墜線條都十分優雅而細緻,同時也是可輕易收納的購物袋,為日常生活畫面增添彈性與風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