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手作的溫度,喜歡質樸的織品,喜歡美的人事物。喜歡在動手且動腦的同時,感受日常之用的美好。
我不喜歡生活過於複雜,卻喜歡欣賞多元風格- 我的衣櫥收有全白裝束,穿上一身乾淨,同時我也有多件大地色甚至撞色服飾,即便色系相近,版型款式卻各不相同。我的喜好並不單一,完全隨心情,當今天想往外走讓大家看見自己,我會穿上如大紅色、橘紅色或寶藍色的服飾,讓豔色張揚!
年輕時,受到身邊朋友們勇於嘗試的氛圍感染剪過各種造型,從梯形頭到斜劉海、中森明菜頭… 台灣流行過的短髮我都留過一遍。相較我的多變,有些朋友從不受流行影響,穿著、髮型永遠一個樣子,十年如一日、百年如一日的清湯掛麵,一看到就知道那是他的樣!。看著風格如一的朋友,覺得生活倒也能更簡單點,我開始思考將不適合自己的事物整理刪去-在適合的範圍內變動,讓我看起來仍是我的樣子。
年紀漸長步入不同階段,自覺適合與舒服的範疇逐漸收攏。西班牙的手繪磁磚、義大利手繪花器和木製傢俱等曾都在我的收藏之列,今時仍留有一兩張小板凳在家中,卻已不再會以它作為空間焦點,對現在的我來說那風格有些過於可愛了。
我也買過大家廣知的精品,然精品於我不一定等於設計品。我認為「設計」這件事不僅存在於外觀,而是展現在物件的尺寸、比例等細節,讓擁有者在使用過程更得心應手,融入生活。早年搬家裝修時,我特意挑選一串日裔美籍雕塑家野口勇(Isamu Noguchi)設計的Akari紙燈,這串燈在我家中待了二十年,長了些使用的痕跡卻始終看不厭,是我心中出色的設計藝品。
除了燈飾傢俱,我的收藏也小至生活器具。我總覺得杯子佔不了多少空間,長久下來蒐羅許多美麗的杯子,我們家人沒有固定使用特定杯子的習慣,反是依著心情自由選用這些收藏,配合食飲與情境變化著搭配。
過去透過「好漾VVG」認識到廣田硝子,廣田的作品讓我想起小時候家裡一系列玻璃器皿,像是家家戶戶桌上常見的醬油碟和具有厚度的玻璃杯。
我第一次購入的廣田硝子作品是復刻昭和時期造型的厚款玻璃杯,我很喜歡那系列的厚實手感與雋永刻紋,後來也陸續入手有著稜角造型的復古醬油瓶,以及杯底是圓弧設計的薄款紅酒杯,有別於一般高腳杯的纖細,廣田的設計讓我在使用時分外安心,不感負擔。
有次前往東京,我特別走了一趟墨田區拜訪廣田先生,才發現墨田區有許多工藝品牌,包含鋼鐵、琺瑯到各式材質與工具,多不勝舉。逛過一圈,在墨田區整體氛圍襯托下,我深刻感受到廣田硝子的玻璃藝品確帶有一份復古浪漫,也一如廣田先生本人散發的「古意」氣息,和美且經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