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10.加拾全系列製作人
今生專賣有趣的事物。小時侯和哥哥一起住在游泳池,喜歡泡在水裡看月亮,明年要去海豚的家拜訪。
身處資訊繁雜的時代,如果獨處也能感到平靜對我來說即是份美好的生活。生活一定有開心與不開心,若能平靜面對各式生活情境,不汲汲營營於追求與得到成就感,轉而回歸關注自我本身的這份轉變即是獲得美好的開始。
過去每有空閒都會和朋友相約,把時間填滿;現在有了時間我則會安排獨自去運動或到近郊走走與自己相處。也想過這樣的改變會不會讓自己和朋友疏遠、難道是自己變孤僻了?卻發現當我專注在自己身上時反而能與朋友們維持一種連結,回過頭來也會有更多收穫能與彼此分享。想約就約,沒有約時我獨自一人也很自在。
說到最早接觸的設計,想起的是國中時期開始購買的唱片專輯,當時深受專輯封面上的設計排版和文案吸引。大學唸的是休閒運動與管理學系,也在同一時期迷上舞台劇。舞台劇相較於專輯設計,經由服裝、燈光與臺詞走位等等安排設計後,添增寬廣的想像力,這一切與我所學是完全不同的世界,打開了新的視野,也發現相較於平面設計,自己更深受企劃型的設計所吸引。
我也熱衷於收看頒獎典禮。這幾年的三金(金鐘、金馬、金曲)典禮辦得越來越出色、著重細節,有別於過去只專注於視覺與燈光效果,現在更有完整的企劃,將視覺巧妙穿插於入圍者介紹等典禮細節,使「人」更立體而豐,帶領觀禮者進一步認識幕後專業人士。相較於典禮的設計風格,我更熱衷欣賞在典禮企劃編排上的逐年完整。
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,好的設計必須能夠符合、解決使用的需求。對於藝術品和設計品,我認為它們擔負的責任有所不同。
畢業後成為中子文化的一份子是我的第一份工作,剛加入中子的我受到很大的衝擊- 我們是五人小團體,聚在一間位於16樓的辦公室,那時候的人們對於「做品牌」還不那麼清楚是怎麼一回事,每個做品牌的人都像是把一部分的自己拋下去追求一種未知… 這樣的工作環境鼓勵每一個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於是甫出社會的前十年我一直走在在尋找自己的過程,經過積累,而後進到「+10‧加拾」,發現夥伴間的互動和做的事情讓我有種找到了的感覺!以前的我希望做到大家覺得好,現在我會問自己覺得什麼樣是好,對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改變。
過去的工作我需要認識各式新品牌,記得第一次在圓山花博見到神農生活像是來到國外市集,他們利用許多老件佈置氛圍,挑選許多台灣農產品與生活道具展售,甚至出刊介紹台灣食材,將那些饒富台灣色彩的種種一字羅列,豐富有趣。說起來,神農生活像是選品第一階段的把關者,消費者是第二階段的選貨人。
後來神農進駐了中山區,結合餐廳的規劃讓國內外食客能實際吃到販售食材,這份安排讓我想到日本D&DEPARTMENT能品嚐日本47個縣道風土的d47食堂,新鮮而親切。
我自己是神農生活果醬的愛好者,神農生活有多種口味的果醬與醬料,我會懷抱遊逛的心每次挑選不同果醬和各式調味醬嘗試。這幾年忙碌的生活節奏與今年疫情影響下便利、簡易的食物總是會順手囤上幾份,他們家的乾拌麵成了很適宜的選擇。
平常辦公室到了中午都會相揪訂便當,某天有個同事脫隊,正當大家好奇之際發現他煮了蒜香辣籽口味的乾拌麵當午餐,那天中午同事邊讚好吃邊被辣到流淚的表情實在讓我們印象深刻!後來我煮了擔擔麵口味,在同事的前車之鑑下斟酌調味,入口的麻醬和辣油裹著Q彈麵體,整碗麵香氣四溢,簡單打上一顆蛋和青菜便滿足了口腹之慾也均衡了飲食。
一如神農生活在白色攤車的繽紛陳列,看似一包包靜素的乾拌麵,竟也成為辦公室間和居家生活有滋有味的香辣回憶。